10月26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在综合楼1000会议室举行,专题学习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顾燕峰老师作了题为“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的辅导报告。校领导吴松、谢华清、翁德玮、徐余法、丁力以及校党委委员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吴松主持学习会。
顾燕峰在报告中阐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的来源和内涵,指出伟大建党精神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实践基础上,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她强调,传承和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重在精神力量的实践转化,要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增强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要有担当精神,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副校长徐余法、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围绕工作实际分别谈了学习体会。徐余法表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灵魂之根、价值所在、生命所系。在新的征程上,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以伟大的建党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坚守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为实现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刘文谈到,伟大建党精神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文化底蕴,还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思政育人的宝贵资源和思想根基。要注意把握“四个关键点”,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出发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着力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关键点,“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落脚点,创新理论教学第一课堂,激活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丰富网络育人第三课堂,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入融入思政育人实践。
吴松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顾燕峰老师的报告深入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站位高、落点实,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针对性,对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吴松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学习贯彻是一个常学常新、持续深化的过程。广大师生党员干部要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在血脉中、落实在行动上,从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精神养分,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在学思践悟中凝聚思想共识、汲取奋进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