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14日,我校校友、“全国冶金系统劳动模范”郁竑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宋燕教授,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肖为民副研究员应邀来我校学术交流中心201报告厅开展项目申报指导交流活动。各二级单位科研负责人、学科成员、科研秘书等200余人参与了活动。活动由科研处处长徐海萍主持。
郁竑教授以“上海市级项目申报”为主题与参会教师进行了交流。他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科研项目的实践经历,以案例形式从选题设计、目标壁垒、成果积淀、应用前景、开题论证等方面做了针对性指导,生动地介绍了如何把创新思维运用于实践过程。他强调申报项目要有水平、有价值、有了解、有基础、有保障,撰写申报书要图文并茂,要把科研作为终生追求,不断提高科研能力。
宋燕教授作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交流”的学术报告。她以科学问题属性为切入点,对项目申请书的摘要撰写、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予了特别提醒和相关建议,重点提出在撰写项目申请书时应树立整体观念,注意文字表达的方式与行文格式等。同时对项目申报中经常出现的如选题不明确、申请书形式审查不过关、前期成果积累少、论证逻辑不严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肖为民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如何开展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学术报告。他结合自身长期从事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管理、评审的经验,围绕国家社科基金的特点、申报注意点、申请书的规范性、课题的创新性、前期成果的重要性等方面,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展示和讲解。同时强调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规划等热点的重要性,希望申报者关注时事动态,发展创新思维。
徐海萍感谢三位专家前来为我校教师的项目申报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她表示三个报告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有助于我校教师把握项目申报科学规律,提高申报质量。同时强调,为引导和激发广大教师申报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处将从政策制定、平台搭建、精细服务等方面尽最大努力为教师们提供支持和服务,希望大家把握机遇,共同努力,力争有收获,为“十四五”科研工作开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