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课程思政专题讲座在14号楼426室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杜震宇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理科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心得与建议》的讲座,工学部及电子废弃物研究中心70余名教师参加。讲座由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杨近主持。
杜震宇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一名专业任课教师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理科课程中蕴涵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中存在的误区以及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理科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思辨、客观理性、求真求实、尊重规律、科技兴国等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并非是让专业教师讲思政课,而是要求教师立足于专业课程,不断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自身对世界和国家民族的感悟,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师,所谓“心中有道,处处是道”。杜教授还以自己主讲的课程《食品安全与科学理性》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授课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
杜震宇教授的讲座内容充实,结合自身感悟,辅之以生动案例,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在座每一位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