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务处、教师工作部联合组织开展首批14门“课程思政”项目验收工作。
评审专家通过审阅课程建设总结材料,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以及就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融入程度、融入效果等进行评价。一致认为,14门课程负责人的德育功能主体意识有了很大提升,所有课程均确立了“课程思政”德育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负责人努力使教学环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入耳”;以设计问题使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入脑”;以帮助学生提炼升华,让学生有所感悟,促使学生“入心”;以“课程思政”教学为载体,让内在素养“入行”。
评审组认为我校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方面特色。一是以劳模文化为重要依托,把劳模精神嵌入“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用身边人身边事吸引、说服和感染学生。二是以“课程思政”为重要纽带,深入发掘知识点与时事焦点、社会热点、专业人才需求点等内在联系,将知识传授与时事分析、社会现象解读和专业人才需求介绍等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牢固树立学有所成,贡献社会的崇高价值观。三是以学生实际表现来衡量教学效果,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学校将发挥首批优秀“课程思政”示范效应,通过公开课、研讨交流等形式,对任课教师形成正向引导,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同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建立课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等标准及机制,逐步实现所有课程德育全覆盖,实现所有课程德育教学常态。打印